该页面存在於Google的搜寻结果内
日前,小创从天投产业公司获悉,由该公司投资建设的省重点项目天府海创园项目一期顺利通过新区质安站竣工验收,这是天府新区首个高品质科创空间的全面呈现,标志着天府新区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取得新成效,该项目为提升天府新区产业集聚能力,着力构建三生融合、职住平衡、产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奠定了坚实的载体基础。

对标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产业社区舒适度UP
天府海创园项目净用地面积238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项目总投资约55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约28亿元,占比50.9%。一期为42万平米的产业办公载体,现已竣工,力争年内投运。二期为28万平米产业配套,已完成基坑土石方挖运施工,预计年内完成地基处理工程,预计2022年9月竣工。

据天投产业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立项之初,即对标国内领先的高品质科创空间代表园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以绿色、低碳、环保为设计导向,高密规划园区中轴、多层地表、空中绿地等建筑,在有限的空间内打造高低错落、城园相嵌、疏密有致的街区形态,促进园区内部交互创新、跨界融合,大力提升创新创业发展效能。
“建筑设计上,我们主要从一轴贯通、多层地表、空间错落三个方面来体现互动理念与建筑特色。”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以楼宇集群为平台基础,通过贯穿两地块中央的景观中轴,有效串联地块内各功能组团,同时设置连接楼宇之间的空中连廊,促进园区企业与人群间的互动交流。

沿中轴南侧打造绿色多元共生景观带,促使园区与周边城市绿地形成互动,因地制宜采用半覆土建筑,结合原有坡地打造多层地面,形成多层级、多元化开放空间,实现人群与生态的交互融合。
此外,挑台与空中庭院穿插结合,形成丰富立面层次,高低错落的建筑形成了错动的空间韵律,增强了园区整体标示性,打造出了丰富多变的城市界面。
“把失去的两个月抢回来!”
一个月完成土方回填30000立方米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项目于2月18日取得复工许可,面对压力,项目组没有后退,“把失去的两个月抢回来!”成为大家一致的目标。

自项目复工以来,天投产业公司积极研究政策,主动谋划措施,细化分解奋战目标,抢抓主要工序和关键节点,保证人、材、机最大化投入。“为保障物资供应,项目专业小组组长到原材料工厂连续蹲点两个月,确保项目正常施工。”
据介绍,仅在今年7月,项目便完成土方回填30000立方米,硬质铺装18300立方米,灌木绿化21220立方米,乔木种植1090株,为项目景观书写了绿意盎然的诗篇。

9月,是项目一期建设的最后一个月,为打好项目百日攻坚的决胜战,天投产业公司组织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及专业分包单位召开10余次专题会、多次现场会,反复研究、论证进度节点、措施、技术、人力、质量、安全及成本等每个环节,在最大限度调动资源的情况下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相扣、不留间隙,计划到天、落实到人,特别是针对各关键工序的插入时点进行精心部署,从工序组织上尽量加快进度,确保项目9月底如期竣工。
打造精品工程
项目荣获四川省标化工地称号
数十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多个工序同时施工,使项目管理面临巨大挑战。为充分体现高品质科创空间的理念,确保项目品质受控,项目组构建了“跟班盯控”机制,组成现场督导检查小组,实行项目各单位负责人、分包负责人“跟班盯控”,一方面帮助现场解决各界面组“疑难杂症”,另一方面督促现场落实计划进度,整体形成“责任闭环”,做到有问题、有责任人、有整改、有回复。

同时,在项目钢结构施工中积极推进BIM技术的应用,对项目进行进度计划控制、质量安全控制、成本管理及协调管理。“项目大跨度钢结构桁架连廊,总长达到59.1米,桁架连廊连接5号楼与10号楼,结构牢固的保障,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该负责人介绍,项目通过MIDAS ver800进行荷载计算,保证结构牢固。使用钢结构设计软件深化钢构件,通过三维模型检查保证钢构件在安装时不会出现碰撞、交叉等现象。

此外,项目施工期间逐一克服工期紧、道路不通畅、施工作业面大、地下空间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要求高、钢结构体系复杂、机电系统应用复杂等一系列困难,现场采用循环用水、除尘降噪、LED节能灯照明、工具化设施等节能环保措施,以卓越的建造品质通过了成都市绿色示范工程中期验收,获得了市优质结构工程、四川省标化工地称号。
项目将导入高能级产业
提供生产生活优质配套服务
据悉,为充分承载成都科学城发展目标及核心功能,项目打造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核心产业的细分领域产业社区,着力提升核心产业显示度。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创业天府
转载请注明:天府新区首个高品质科创空间竣工! | 天府新区在线 天府新区互联网络新媒体! TianFuxinqu.com

评论已关闭!